史上最强财报背后,苹果仍差临门一脚
营收1025亿美元,净利润飙升86%,苹果公司用一份创纪录的财报展示着其商业帝国的坚固,却也掩盖不住投资者挑剔目光中的那一丝疑虑。
当地时间10月30日,苹果公司发布了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一系列数字足以让大多数企业望尘莫及:营收1024.7亿美元,同比增长7.9%,创历史同期新高;净利润达到274.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86.4%;毛利率攀升至47.2%,远超市场预期。
这份财报似乎应该让投资者欢欣鼓舞,然而市场的最初反应却是股价下跌。
直到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电话会议中释放出下一季度营收将增长10%-12%的乐观预期,股价才勉强回升。
这一起一落间,透露了苹果当下的真实处境:一份无可挑剔的业绩报表背后,是市场对这家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之一的更高期待。
01 业绩新高
从任何传统财务指标来看,苹果这份成绩单都堪称完美。第四季度1024.7亿美元的收入不仅同比增长7.9%,环比更是增长9%,双双超越华尔街预期。
盈利能力的提升更令人瞩目。47.2%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创下多个季度以来的新高。
更亮眼的是净利润——274.7亿美元,同比飙升86.4%。
这一惊人增长部分源于去年同期苹果为欧盟补税支出了100亿美元,剔除这一特殊因素,净利润实际增长率仍在10%左右。
从现金流角度看,苹果同样表现稳健。截至本财年末,苹果手握1320亿美元的现金和有价证券,现金及等价物创下历史新高。
02 业务拆解
细看苹果各业务线,本季度表现可谓喜忧参半。
iPhone依然担当着营收主力军,贡献了490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iPhone 17系列的上市热销。
Mac业务成为本季度的一匹黑马,营收同比增长12.7%至87亿美元。搭载M5芯片的新款MacBook系列功不可没,其AI性能较上一代提升3.5倍,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
服务业务则继续扮演利润引擎的角色。营收288亿美元,同比增长15%,毛利率高达75.3%,是硬件业务毛利率的两倍以上。
更值得关注的是,服务业务在本财年以42%的毛利贡献占比,历史上首次超越iPhone。这一转折标志着苹果的盈利结构已实现重大转型。
03 区域表现
区域市场的业绩呈现出鲜明对比。
美洲市场营收441.9亿美元,同比增长6.1%,依然是苹果最稳固的基本盘。欧洲市场表现更为抢眼,营收287亿美元,大幅增长15.2%。
然而,大中华区却成为全球唯一营收下滑的市场,收入144.9亿美元,同比下降3.6%。
对于这一表现,库克解释为“iPhone Air在中国发布推迟”所致。但这一说法略显牵强,因为从历史数据看,类似定位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出货占比一直很低。
更可能的原因在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与全球其他地区不同,iOS系统在中国并未形成绝对的生态护城河,微信等跨平台应用弱化了操作系统的依赖性。
这使得苹果在中国更像一个硬件厂商,面临更直接的竞争。
04 轻资产AI路线
在各大科技巨头纷纷砸下重金布局AI的今天,苹果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2025财年,苹果的资本支出为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4.5%。这一数字与竞争对手相比相形见绌——谷歌母公司Alphabet资本支出达920亿美元,Meta为710亿美元,亚马逊更是高达1250亿美元。
苹果首席财务官Kevan Parekh解释道,公司采取的是“混合模式”:既从外部合作伙伴购买算力,也使用自家构建的私有云。
这种“轻资产AI”策略短期看确实降低了支出压力,但也意味着苹果掌握的模型与运算规模相对有限。
苹果的AI研发支出也显得相对谨慎。第四季度研发支出为77.65亿美元,同比增长14%。在AI技术激烈竞争的当下,这一增幅并不算高。
05 未来隐忧
苹果的未来,系于两大关键因素:iPhone的持续竞争力和AI战略的突破。
短期内,iPhone 17系列的表现确实令人鼓舞。库克预计下一季度iPhone收入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并称这可能成为“历史上最好的iPhone季度”。
但这一乐观预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加量不加价”的市场策略。iPhone 17基础版存储空间翻倍,但起售价保持不变,结合中国市场的补贴政策,实际到手价更具竞争力。
长远来看,苹果亟需在AI领域证明自己。库克在财报会议上确认,新版Siri将于明年登场,搭载更强大的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
同时,苹果正计划整合更多第三方AI模型,目前已接入ChatGPT,未来预计支持Google Gemini。
然而,这种依赖第三方模型的策略也带来新的问题——不同模型间的兼容性及相互调用问题可能进一步延迟苹果自身AI技术的进步。
06 临门一脚
当下的苹果,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财务上,公司已成功实现从硬件依赖向服务驱动的转型,盈利结构更加健康。产品上,iPhone 17系列的市场反响远超预期,为下一季度的强劲增长奠定基础。
但投资者期待的,不只是又一个财务上的成功故事,而是一个能支撑苹果未来十年增长的新叙事。
在科技行业由AI定义的新时代,苹果的AI战略仍显得模糊不清。与那些全力押注AI的竞争对手相比,苹果的审慎固然可以理解为对用户体验的负责,但也可能错失布局下一代技术平台的关键窗口期。
华尔街对苹果的估值始终在25-35倍市盈率之间徘徊,当前36倍的市盈率已不算“便宜”。要想突破这一估值区间,苹果需要向市场证明,它不仅是硬件销售的霸主,服务生态的王者,更是AI时代不可或缺的核心玩家。
截至10月31日,苹果市值已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美股第三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企业。财报公布后,其股价在盘后交易中经历震荡,最终反弹逾5%。
这个数字足以证明资本市场对其财报的认可。但认可的背后,市场仍在等待苹果踢出AI的“临门一脚”——那个能像2007年iPhone、2010年iPad那样再次改变世界的创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