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迎新进展中泰证券(600918.SH)60亿元定增计划又有新进展。近日,中泰证券公告,回复上交所关于其60亿元定增申请的审核问询函,并更新了募集说明书。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中泰证券重点说明了融资规模与时机的合理性,具体内容包括四大类:本次发行方案、业务和经营情况、行政处罚及未决诉讼及其他。天风证券40亿元定增已于今年6月23日成功完成;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于6月26日回应了上交所问询,定增计划延长至2026年7月4日到期;中泰证券定增事项也于7月14日确定延期12个月。尽管今年以来已有三家券商定增事项获受理,但当前券商再融资风向已转变,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2024年5月发布的《加强上市券商监管规定》明确要求,券商“聚焦主业、审慎扩张”,监管穿透审查募资必要性与资金用途匹配性。业内人士认为,券商再融资正从“量的竞争”转向“质的博弈”。南京证券、中泰证券的定增命运,将取决于其能否在监管框架内讲清“资本用途与战略价值”的逻辑闭环。## 有效期延期一年根据申报材料,中泰证券定增计划主要情况如下: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及优化业务结构。募集资金拟投向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15亿元)、另类投资(10亿元)、做市业务(10亿元)、债券投资(5亿元)、财富管理(5亿元)及偿还债务(15亿元)。本次认购对象包括控股股东枣矿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枣矿集团将按36.09%比例认购,金额不超21.66亿元。枣矿集团本次认购的股份锁定期为60个月,其他持股比例超过5%(含本数)的特定发行对象锁定期为36个月,持股比例低于5%的特定发行对象锁定期为6个月。中泰证券在公告中回复表示,公司本次融资聚焦主责主业,具有明确、合理的资金使用用途,具体投向符合公司实际发展需要且在报告期内经营情况良好。此前,中泰证券于2023年9月调整过募资投向。其中,募资总额不变,偿债资金规模减少,用“偿还债务及补充其他营运资金”代替了原先的“偿还债务”,并增加了财富管理业务和“购买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等证券”等两个投资项目。值得注意的是,中泰证券7月14日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了《关于延长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的议案》。这意味着,本次定增需经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且决议有效期已延长至2026年7月14日。除回复监管审核问询函外,中泰证券此次更新了募集说明书。根据记者梳理,与上一版本相比,新版定增方案变动不大,券商按监管要求补充和新增了相关风险提示说明,还提及上述股东大会延长了决议有效期。中泰证券表示,公司将以本次发行为契机,合理利用资金,不断整合资源优势,着力增强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努力提高自身价值创造能力,以优良的经营业绩和高质量发展回报投资者。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记者表示,中泰证券拟延长决议有效期,若能结合“专精特新”企业股权投资等创新投向,年内或有希望落地,但需关注募资规模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匹配性。关于中泰证券本次定增方案,上交所主要提出了三大疑问,聚焦于融资规模和时机是否合理:结合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情况等,说明本次再融资的主要考虑及必要性;结合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及现有货币资金的使用安排等,分析本次融资规模的合理性;控股股东枣矿集团相关股份锁定期限是否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等相关规则要求,本次设置差异化锁定安排的主要考虑及合理性等。记者注意到,监管对于中泰证券定增审核集中提出了七大问题,涵盖13个小点。中泰证券本次回复问询函的公告长达119页,而此前南京证券的则为105页,回复内容包括本次发行方案、业务和经营情况、行政处罚及未决诉讼、其他四大类。关于融资规模和时机的合理性,中泰证券表示,本次发行是公司顺应监管层支持证券公司通过合理方式补充资本、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证券监管部门相关监管要求与产业政策导向。公司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市场发展趋势、战略布局等方面综合确定本次融资的融资规模和时机。中泰证券还提到,公司上市后一直未实施股权再融资,主要通过非股权方式进行融资以此来满足各项业务发展,导致负债规模相对较高,净资本也未能得到较好补充。结合公司目前货币资金、净资本情况等,公司存在资本缺口,本次融资规模具有合理性。由此,中泰证券表示,公司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0亿元(含本数),占报告期末归母净资产的13.99%,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从募集资金具体用途来看,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向与上市券商再融资募集资金投向不存在明显差异。## 关注投资收益波动在经营情况方面,监管要求中泰证券说明主要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及盈利情况,结合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构成及变动原因等,分析公司投资业务业绩波动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根据公告,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中泰证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3.25亿元、127.62亿元、108.91亿元和25.4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3亿元、20.61亿元、10.81亿元和4.12亿元。其中,2024年,公司投资收益为20.77亿元,同比增加47.2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62亿元,同比下降159.65%。2025年一季度,公司投资收益为7.20亿元,同比增加182.1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64亿元,同比下降243.40%。中泰证券回复称,公司投资业务业绩波动较大主要受权益市场行情、投资策略调整、金融资产处置节奏等因素影响,具有合理性。公司权益类金融资产投资规模较小,主要为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处置子公司万家基金部分股权及减持上市公司股票等。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通过陆续减持信达证券股份,确认投资收益8.90亿元和3.45亿元,对投资收益增长贡献较大。在行政处罚及未决诉讼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泰证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主体尚未了结的标的额超过5000万元的案件共16起,其中作为原告的案件7起,作为被告的案件9起。中泰证券表示,上述案件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券商再融资需聚焦主业,优化资本配置,中泰证券应利用此次定增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风险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泰证券在回复问询函中表示,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推进本次定增工作,合理使用募集资金,提升公司综合实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本次定增事项尚需经上交所审核通过并报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最终能否通过审核及获得注册仍存在不确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