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免签“朋友圈”扩容显著彰显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免签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免签国家数量增多。2023 年底以来动作频繁,如 2023 年 12 月起对法国、瑞士等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2025 年 6 月 1 日起对巴西、阿根廷等 5 个拉美国家试行免签,使单方面免签“朋友圈”首次拓展到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还宣布对沙特、阿曼等 4 个海合会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实现对海合会国家免签“全覆盖”。目前适用单方面免签政策来华的国家已达 43 个,这一不断扩大的趋势表明中国积极与世界各国加强联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国际友人,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直观体现。促进人员往来便利化:免签政策直接降低了人员跨境流动的时间和成本等障碍,使外国人员来华更加便捷高效。例如,以前需要办理签证,手续繁琐且可能耗费一定时间和费用,现在符合条件的人员可免办签证入境,能更轻松地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等。今年一季度,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 900 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逾 40%;2024 年一年,通过单免政策来华的外国人总人次多达 339.1 万,同比增长 1200.6%等数据,都充分说明了免签政策促进了人员的大量往来,而人员往来的活跃是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有助于加强中国与各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经贸合作发展: - 从贸易角度看,免签有利于加强中国与各国的贸易往来。比如中国与海合会国家,沙特是中国在中东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沙特最大贸易伙伴,2024 年两国贸易额达 1075.3 亿美元;中国也是阿曼和科威特的最大贸易伙伴等,对海合会国家免签“全覆盖”等举措,有望进一步推动双方贸易增长。中拉双边贸易额在 2024 年已突破 5000 亿美元,对拉美国家免签也为中拉贸易拓展提供了更有利条件,促进中国产品出口和外国优质商品进口,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是高水平对外开放在经贸领域的体现。 - 从投资角度讲,免签方便了商务人员往来,有助于外国企业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吸引更多外资来华投资,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外国企业开展合作项目。前 4 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1.8 万余家,同比增长 12.1%,这与免签等便利化措施促进中外商务交流有一定关联,为中国经济发展引入更多外部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现了高水平对外开放对经贸投资的促进作用。加强人文交流互动:免签政策使各国人员来华旅游、学习、文化交流等更加便捷,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例如,免签政策将对海合会国家的中文教育产生促进作用,中文爱好者可来华进行深度语言体验;此前中国与阿联酋、卡塔尔互免签证政策实施后,两国公民来华旅游数据大幅增长,商务、文化等领域交流活跃。更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观光,能亲身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文化魅力,也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这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在人文领域的重要意义,体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态度,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各国共享文明成果。释放持续开放信号:免签名单不断变长,向世界明确释放出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这表明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遵循开放型世界经济理念,不断优化入境政策,愿以更大范围的开放、更深层次的合作与各国共享繁荣。同时也显示中国对自身发展的自信,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开放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通过开放促进自身发展并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贡献,为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注入正能量,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