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是该方案的一些主要内容: 主要预期目标- 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到2026年,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个人计算机、手机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主要举措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电子整机高端化,提升产品供给水平;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光伏等领域高质量发展,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扩大消费场景:深入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电子信息产品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强化技术和产品形态创新,提振手机、电脑、电视等传统电子产品消费;支持可穿戴设备在多场景终端研发,培育壮大新增长点;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增加智慧健康养老优质终端产品供给;支持汽车电子、海洋电子等产业发展,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加力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编制完善产业链图谱,有序推动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布局;加强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软硬件协同等攻关力度;坚定不移推动“国货国用”,加大对产业链关键企业的政策支持,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