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方多地遭受高温天气侵袭,多地出现35℃以上高温,局地达40℃以上,农作物灌溉需求大增。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为农作物保灌解“渴”,保障秋粮正常生产。相关情况如下:河北: 衡水市:在冀州区码头李镇西宋家庄村秋天家庭农场的千亩玉米地,一台臂展38米长的喷灌机正在作业。农场负责人赵振辉称,一套机子能浇300多亩地,基本实现半自动化,可节水30%至50%。 邯郸市:馆陶县组建8个技术专班深入乡镇,对墒情、地温实时预警。当地提倡农户错峰灌溉,利用清晨、夜间低温时段浇水,通过滴灌带同步补水补肥,避开高温峰值。河南: 全省层面:河南省夏播工作已全面结束,进入夏管阶段。省农业农村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会商联动、信息共享,强化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 新乡市:在卫辉市的多处农田,农户们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浇水、打药,确保农作物正常出苗。当地农技人员积极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种田大户耿清良在农技人员指导下使用滴灌技术,农技推广服务站站长刘广亮则提醒农户及时防治蓟马危害。山东: 德州市:夏津县雷集镇刘宪庄村的种粮大户赵长凯承包300多亩地,通过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保障农田用水。当地推广的智能灌溉系统集成了远程控制阀门、土壤墒情传感器和气象站数据,可通过手机APP或电脑平台远程控制灌溉时间与水量。此外,夏津县发挥县、乡、村三级联动作用,深入田间地头,鼓励引导地表水难以到达的区域开展自救,保障“三夏”生产。为了不误农时,北方多地相关部门还提前对水利设施进行排查检修,同时加强灌溉期间河渠的安全巡查,维护好用水秩序。
|
|